第四部分:亲近智慧
孩子更关心眼前的需要,耍起非智慧的小聪明,甚至不顾一切,不考虑后果,赚起眼前一点快乐,如同一般人,平淡了找个乐子,乐子完了,再归于平淡,或者痛苦了,努力消除痛苦,而苦尽恢复平淡后,则又开始寻乐之往复。而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则会权衡,用长远的眼光和睿智的方式来打理生活,期望获得整体最大快乐值。人生有起伏,总有偏离预设的轨道、面对巨大困难和极端痛苦的时候,怨天尤人、焦躁恐慌、心灰意冷,不是理性应对之道,不足效法,应泰山崩于前而方寸不乱,能够转化的,就努力转化,这就关系到现代科学之外的智慧学问。
以生病为例,几年前,市××局一个驾驶员的父亲到了肺癌晚期,为了不想让父亲知道病情,涂掉诊断书的“癌”字,改成“炎”字,并说吃吃药、打打针,回家疗养就可以,两三年时间内,病已经相当严重,但父亲非常安祥快乐。遗憾的是,因为精神不错,独自去看医生,知道癌症晚期实情后,心情大受影响,隔了几个月就走了。从这里能抽丝剥茧很多东西,有两点值得注意:第一是有些病人是被吓走的,第二是善意的谎言,不失为智慧的处理办法。那有没有其它更高级、更有效的智慧呢?
前面我已提过,佛教是智信的宗教。那就亲近智慧,或者说走进佛教。这里再一次重申,并非要各位皈依并入教,了解一下有关佛教文化及佛教思想,或许从中得到启发,得到心灵与心理环保,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尝试和实践。
一可涉猎佛教禅语。禅是不能说的,只能自己去参悟,记得大约5年前,一首诗: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;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生好时节”。在亲朋好友逢年过节的短信问候中,非常流行,直到现在,我的手机偶尔会收到,这首诗暗合禅理意境,即月圆月缺,世上本无永恒的完美,想开了,就是完美,风吹云散,世界上本没无尽的忧虑,不再沉溺于昨天的哀怨,无需为明天作无谓的奢望,学会感受和享受当下的每一时刻,生活便无忧无虑。前面提到了六祖慧能的一首偈语诗,另外一首,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,更广为传颂、更受用无穷,主要意思是,世上本来是空的,心本来是空的,就无所谓外面的诱惑,任何事物从心而过,不“踏石留印”,这是一种很高的禅宗境界。其实,与此关联的、神秀大师的“身是菩提树,心为明镜台;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”,也很不错,强调要时刻修心,拒绝外面的邪魔,照顾好自己的心灵和心境。这一方面,寺院的牌匾和门联,非常多而且精到,有机会可以去用心参悟。为防止碎片化,建议各位到正规书店,购买有书号的正规出版物,象《心经》、《金刚经》等没必要,无师父指点,一般人看不完,也看不懂,如弘一大师、星云大师以及南怀瑾老先生等大家,关于佛教系统的解读,不妨有原则的吸纳,作为事业、工作、生活的指引和资粮。
二可了解佛教精髓。佛教与儒教、道教相互渗透、相互影响、相互促进,交相辉映,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之一,园林建筑、语言文字、观点理念等方面,无不有佛教的影子,其他不多说,单说“语言”这一点,出自佛教或与佛教关联的成语和词组,据有关资料预计,大约占五分之一(请不要误会,不是指汉字字数),有人开玩笑说,离开佛教,中国人不会说话了。这里讲两个方面:一方面,长沙本地传承。前面提到了犯执着、造孽,还有江湖、报应、上下、五体投地、百尺竿头等等,了解来龙去脉,可以领略佛教文化底蕴,是很有意思和意义的,如上下,长沙人读成“上ha”,在佛教正式场合,佛教晚辈见到圣辉大和尚应该顶礼,应该叫上圣下辉大和尚,如果叫其它称乎,是不礼貌的,要自行去求忏悔,而且,其他人会说这个人不晓得上下,引申到长沙民间,人没礼信或没规矩,叫着“冇得上ha”。另一方面,精辟的出入世词语。如已说过的,放下、自在、障碍、依止、慈悲、梵呗、弘法利生、依报随着正报转等等,从佛教角度,与各位分享了心得体会。其实,从教义提炼出来,而且被社会接受和广泛使用的精髓很多,他们的价值和光辉,深入百姓,影响取向,左右生活。借此机会,再介绍一个词“舍得”,有舍有得,不舍不得,大舍大得,小舍小得,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,是拥有超越境界对已得和可得的东西,进行决断的情怀,是启迪心智的“生活禅”。
三不可触碰非法佛教。与第四个大标题“亲近”相反,建议不要去接触和卷入,改革开放后,佛教经历30余年恢复,在宗教政策框架内,有的正在接近佛祖的旨意,开始彰显佛教或寺院应有的“10个一”,即:一扇文明窗口、一张地方名片、一处旅游胜地、一家心理诊所、一间慈善机构、一抔心灵净土、一项文化传承、一所教化学校,一条外联渠道,一种终极关怀。与此同时,有的人看到佛教的美誉,打着佛教的旗号,假借佛教的声势,乘机乱教扬名或以教敛财,普通百姓,或抱着对佛教的向往,或为了修身养性,或病急乱投医,被法魔所害,劳神赔钱,甚至有的至今还痴迷不悟,今年上半年,广东“华藏宗门”事件,就是这种乱象的缩影。交流机会难得,作以下温馨提示:一是如果听说某地的大师,非常灵验,尤其不住在正规寺院,一般不可信;二是开放寺院周边,穿着僧袍的人,在看相、算命、摸骨、推八字,尤其是主动强拉的,一般不可信;三是走在街上,有穿着僧袍的向人推销佛像、法物、符咒的,一般不可信;四是你在家里,有穿着僧袍,向你化缘、看风水的,一般不可信;五是不管熟悉,还是不熟悉,有人邀你到某个社区拜访师父、或到江边放生的,一般不可信。以上种种,请各位仔细斟酌,认真鉴别,三思而行。
当你生病时,要相信政府的医保政策、亲朋的宿缘情谊、社会的热心关爱,更要相信医院的方案、医术的进步、医生的专业。用佛教在内的宗教,调伏内心,从心开始,疗养结合,把烦躁、颓废、痛苦、孤独、绝望转化为力量,给心以勇气,给人以信心。
今天,占用了各位宝贵时间,交流了真正放下、突破障碍、自在身心、亲近智慧4个方面。最后,在《大悲咒》中,结束今天的交流和分享,并送各位六颗心,与各位互勉:1、平和心:无条件平和,升华自己的内心;2、喜乐心:相由心生,境由心造;3、慈悲心: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;4、感恩心:感受拥有,不会心理失衡;5、包容心:校正自己,包容世界;6、珍惜心:珍惜现在拥有的点点滴滴,做一个自在达人。